2012年7月12日星期四

那些年,我们一起掏耳垢和捶背的时光

最近经常腰酸背酸,不是因为被柠檬K到,而是坐在无靠背椅子久了的后遗症。

唉,正置22岁青春年华的我,却背着个42岁中年人的躯壳。呜呼哀哉。

其实背酸这件事在我更年轻时就找上我了,那时总会跟我姐做交易。

我背酸时会叫她帮我捶背。我趴在地上,她眼睛看电视,双手好像剁猪肉的刀般不停在我背上捶捶捶……呜呼~爽!

但是快乐时光来去匆匆,不到10分钟,我姐就罢工。我很不爽地跟她讨价还价,“再捶个5分钟吧”。她踩我都傻。

掏耳棒
至于她的回酬,就是我帮她掏耳朵。她平躺在地上,我就用掏耳棒把她耳里的耳垢掏干净。双耳掏干净历程30分钟左右,现在算起来,我当时的确做了亏本生意。

我们家四兄妹都爱掏耳朵,可能是因为那过程很舒服,有个东西在你耳里爬呀爬的,耳垢脱落的声音给人感觉就是爽,耳朵被清干净后亦很有满足感。

兄妹难得团聚时,总会叫彼此掏对方的耳朵。我二哥这方面在行,所以他帮我掏。我的技术也不差,我哥我姐陶醉当中,有时掏着掏着他们就睡着了。至于我姐,掏耳垢的技术很差,被她掏只有痛的份,所以叫她帮我捶背就好了。

捶背和掏耳朵这两件事像吸烟和吸毒般,捶多了掏多了会上瘾的,但比起毒品和香烟,来得健康太多了。我现在的背酸也许是“捶瘾”发作吧,就像我耳朵经常会痒,也是“瘾”惹的祸。

耳朵痒了可以自己掏,但背酸了还是别人来捶才爽啊。

我的背好酸,姐,帮我捶个几下也好啊。

2012年7月2日星期一

处在2012上半年与下半年交界线边缘之随笔

在漫延书坊实习已经有一个月,刚过的星期五,正式迈入第二个月。也在那一天,本人终于可以冲出书坊,有幸跟随骆老板和同事K先生到金马伦。不是游玩,是去与田园书写作家邓长权先生洽谈出版书籍一事。

当然,出面与邓先生洽谈的也不是我和K先生这两个实习生。我们只是坐在一旁一边观看老板如何表现,一边吃午饭(K先生被猛灌啤酒,但看他还蛮乐意的)。

随后我们便到邓先生的菜园参观(邓先生亦是位农人)。与金宝近几天酷热的天气相比,金马伦简直是人间天堂。虽然头上顶着个大太阳,但完全不会感觉到热,还有凉爽的风儿拍打过来。

 站在一大片白菜园中央,两手抱着两颗大白菜,仿佛拥有了全世界……(太夸张手法)

最后,在摇开车窗和喝了多杯啤酒的K先生驾驶下,一路吹着让我头发乱飞的风,有惊无险地到回金宝。

这次金马伦半日游虽然无缘见到当地的地标——(酸溜溜的)草莓们!但却获益良多。在拜访邓先生前我曾做过资料收索,知道他小学就因家境贫穷而辍学,靠着在夜市摆摊做买卖以及后来到金马伦发展农植事业,家境才渐渐好转。但邓先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写作,而且接下来将会出版一本以田园为书写题材的作品。

老板说得对,人人都可以写作,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坚持写到最后。像我们(其实是在讲自己啦)这些年轻人,宁可把时间花在上网或其他地方,也不愿意写作,应该好好反省(所以我就来这边写下这篇东西,上网之馀也有写作!)。

*叮咚*转折*

其实当天也是本人的农历生日,我妈一大早就打来祝贺我,还叮嘱我生日就要吃蛋。虽然老是觉得妈很爱啰嗦这些无凭据的东西,但晚餐还是叫了个有蛋的料理:

题外话,半生熟的煎蛋真是人间美味。就这样,听妈妈的话,吃了有蛋的铁板烧饭迎接我的23(要强调是农历,阳历是[21])。

以农历计算,我也23岁了(还想用“老态龙钟”来形容这年龄=.=),但实习后才发现这样年纪的我不会的东西也实在太多了……也许拼好成绩是我念书的目标,但文凭只是张入门票,踏入工作场合后更印证了此理。

唉,要学习的东西还多得很呐。希望新的一岁,会有更多不同的人生历练吧,人生就是要不停地战斗啊。

2012年6月24日星期日

天空

端午节没吃到肉粽,有些失落;第23届金曲奖得奖名单公布,有些失望。

没吃到粽子就没有了端午节的气氛,而我还一心念着几年前姑姑裹的肉粽的滋味。为什么不是我妈裹的?这个我妈就很有自知之明地说:“我哪有你姑姑裹的那么好吃,它的馅料放得很够呐……”嗯,虽然有点不孝,但妈,我等你偷师成功后裹给我吃。

金曲奖入围名单公布后,我已做好心理准备,我的神要拿这奖是没望的了。果然,奇迹还是没有发生。没关系,我的神在我心里永远是最棒的,期待她新的作品出现!

以上两个属于大众在2012623日会记得的事情,让我有些失落又失望。

但,属于小我的事情,却让我觉得有意义。

一直以来都会把喝过的饮料罐和瓶子收起来,在这天把它们统统装好送给同学,让她送去环保活动处,让原本的废物重生。不敢说这是为地球出了分力,只是减少了她的污染而已。善事一宗,值得开心。

然后晚上到新开的素食餐厅用餐。其实吃素亦是环保的一种,只是本人吃素并不为环保,只为裹腹。无意间做了环保的事,值得高兴。

晚餐后步出餐厅,无意间望向天空:


以前不开心的时候才会看看天空,辽阔,将烦恼远寄另一边的天空。之后认识了一班好朋友,原有的不开心渐渐消去,就很少去留意天空了。在没有烦恼的时候望着天空,她依旧辽阔。

同一天空底下,渺小的我们过着各自的生活。生活有失落,有开心,有失望,有高兴,也有烦恼。只是地球依旧在转;天空依旧辽阔,而我在这里过着我的活。

2012年6月20日星期三

及时行乐

最近真是很闷热,包括现在,本人坐在电脑前面汗直冒着。这种时候其实什么也不想做,只想来瓶冰冷的饮料,然后好好享受那种冰凉的奢侈。但是,这种时间,饮料只有在Westlake那间商店还有卖,对我来说太遥远,所以,享受奢侈?还是下次吧。

原本我的青春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,不能说是一番大事业,但至少是有意义的事。但,我这人缺少的就是动力。连买瓶冷饮喝这种危害自己健康的事都懒得去做,我有多懒可想而知。

“青春也许就是这样白白流逝的吧。”在未来的某一天,我会如此感叹。

我现在最享受的就是可以无忧无虑,每天睡到自然醒。但这种好景不常,现在的我在实习之馀还得做论文呢。其实没有很抗拒上班,只是对比以前随心所欲地翘课,现在要准时地上班,确实失了点自由。至于论文,老师对我的题目和概念是报以微笑的,这让我没那么担心。但这并不代表能放心,毕竟要写好一篇论文没那么简单。

虽然要上班和不放心论文,但我还是可以选择无忧无虑睡到自然醒。只因一个道理:及时行乐。

我骨子里有着玩世不恭的因子,所以才会功课没做完却看戏看到凌晨。Pokemon是从同事那里拷贝过来的,上班无聊时看;吃饭无聊时看;在房间无聊时看;回家乡无聊时看。并且,爱上里头一只整天“嘿嘿…嘿嘿…”叫的双钳龙虾。

嘿嘿~
对于我爱的东西我可以侃侃而谈,例如吃喝玩乐和无所事事对我来说就好像植物所需的阳光、水和空气那样重要。我的人生仿佛就是为了这些而活。

玩乐很重要,但要有分寸,我会有分寸。所以,玩乐不忘学习,这道理我还是懂的。

也因此,凌晨1点多这个时间,我得好好眠一眠,上班和做论文才不会眠。

晚安。

2012年5月28日星期一

食之图

闲来无事(其实今天就是实习的第一天==)翻了翻以前还有近期随意拍下的照片,决定让它们曝光于此。

这是食物篇,其他的还在考虑要不要让它们见光死。

这个叫玉米,玉米的玉,玉米的米。以前我会很有耐心,一粒米一粒米地拔来吃。现在,睬你都傻!直接用啃的!==

这个叫茄子。我爸种的,这是它小时候的样子,至于长大后……且看下一张。
 
erm……说真的,有点其貌不扬,但是超好吃,我妈做的酿茄子。其实茄子吃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味道,有时会带点儿苦涩,但本人就是特别钟爱吃茄子,可能是爱上它的口感吧。

这个叫草莓,来自金马伦高原。本人不太爱吃草莓,除了不想成为草莓族,是因为我不太喜欢那种酸酸的馀味。草莓,胜在外表够吸引人。

番茄马铃薯伊面。大一时常常煮,番茄和马铃薯用水煮开后,下面下盐下麻油,简简单单就是一餐了。这样的烹调方式是在学院时期,从住在宿舍的某一个女人那里偷师学来的,但我自认煮得比她好吃。

饭煮花生。这也是我大一时常煮的,将米煮至饭与粥之间的程度,加入罐头花生(奢侈一点的话就在米煮好后立即打颗蛋下去),吃时用酱油捞一捞,拌一拌,就可以了。比咸鱼白菜好味吧,我觉得。

 章鱼烧。吉隆坡夜市的回忆,在金宝夜市也有卖,是一种奢侈的享受。

花生莲藕汤。我妈常会煲,我爱喝的汤之一。家的味道:)

我妈每次会塞一堆干粮去我的行李袋(她不知道背着那么重的行李搭车很不方便==)这是咸豆沙饼,不错吃。

“发”,吃多了应该只有“发福”的份==。但不常回家,吃个两三粒当作思念家乡的味道是ok的。
 
嗯,暂时分享这么多。不得不说的是,用相机拍照比起用手机拍,感觉真的很不一样。 
 
我那相机梦还在啊 ……:)

hmm……肚子饿了。

晚安,金宝。

2012年5月18日星期五

死神少女

从朋友那拷贝了好几部连续剧和戏,当中的《死神少女》给我的第一印象是,它是一部偶像剧。台湾偶像剧,我向来不太爱,因刻板印象:剧情千篇一律(淘气女遇上酷酷富家子),偶像演员有样貌没演技(男的拼命在耍帅,女的永远都很呛辣),对白雕琢华丽(简“假”)。

《死神少女》以死神作为题材,会让你觉得它的内容一定都在讲一堆虚幻飘渺的东西。但,恰恰相反,除了虚幻色彩,里头的故事都是再真实不过的社会问题。

剧情以每一集讲述一个人物的故事为架构,叙述人在面对困难时,能否渡过自己的心理障碍为考验,渡得过,固然是好;渡不过,就会变成死神少女用来修复奈何桥的一颗石头。

故事从石雨高校展开,讲述学生面对师生恋、援交、同性恋、离家出走、暴力等问题。当中有的临崖勒马,重新做人,有的渡不过考验而寻短见。这些学生是咎由自取还是值得同情,那就得视你如何诠释生命的意义了。

以剧中少女蔡小琳的故事为例,因父母因离婚导致家庭破碎,她看到宿舍室友有父母的溺爱,起了妒忌之心,把室友的被单剪了;在别人面前硬装自己家庭幸福美满,但农历新年时宿舍学生都走光了,却没人来接她回家。还有种种的因素,蔡小琳最终绝食自杀。

在面对一连串不如意事件时,生与死,其实只是一念之差。人性的脆弱,想法的固执,决定了生命的价值。

刚开始看《死神少女》,故事的节奏、演员生硬的演技确实让我一度想罢看。渐渐习惯这种戏剧手法后,里头的故事的确能激发我的同情心和惋惜之感。虽然没有到达赚人热泪的程度,但胜在它揭露了许多社会问题背后,人性挣扎的一面。